【天乐斋随笔】书法的形与意
录入时间:2022/1/5 19:39:23
书里画外|循形追意|天乐斋随笔|砚边点滴


循之书画的厅堂设计
世界艺术有三大领域,绘画、雕塑和音乐。而中国还有书法。
书写文字就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唯有中国的书法。中国书法还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为直接表现个性、最为抽象而且具备丰富内涵(想象力)的艺术。

循之书画的厅堂设计

中国书法除去色彩,几乎涵盖了中国绘画的所有元素。
汉字书法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主要是它的"形"。例如各种书体的形态,每一个书写主体创造出来的笔下形态,是构成一件书法作品永恒的基本条件。透过所书写文字的"形",不仅能使我们获得美的享受,还能透过这个"形",穿越时空找到历史的深沉感或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历史人物的风格和审美。

循之书画的厅堂设计
当然,这种"形"和"意"或"义"的联系也不是绝对的,每一位书家的个性决定了他笔下的文字总体精神是一种客观存在,这就不难解释"一位优秀的书法家为什么也不是写所有内容都得心应手"这个问题。我们不妨这样试想:如果让颜真卿与王羲之对换一下角色,可能既不能成就《兰亭序》,也不可能有《祭侄文稿》问世。

循之书画的厅堂设计
然而,当书法家开始关注文字的"形"与所要表达的"意"有关联时,我们就会发现,不是任何"形"都能正确地表达同样的"意"或"义"。例如:为了要表达"中国崛起"这四个字的"意"和"义",你如果采用秀美的线条(形)来表现,总感到分量不足,不能表情达意。但是,如果你采用古朴、浑厚的书体风格,就能够匹配,显得更为合适。反之,如果我们要写"春风杨柳"四个字,则需要采用轻松、活泼、秀美的线条,更为妥帖。

循之书画的厅堂设计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断定:一件优秀的作品问世,一定是艺术家的情怀、个性与他所要书写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

循之书画的厅堂设计
当然,艺术家也有多种情感,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作品,不能一概而论。有时不得不"具体的作品作具体的分析"。

循之书画的厅堂设计
艺术家的主体精神,是艺术家作品的灵魂,它是决定能不能吸引观众的关键。周俊杰曾说:在展览会上众多的作品中,一眼便可分出作品的高下,最好的作品一下便把你吸引过去,甚至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

循之书画的厅堂设计

时代呼唤创作主体精神。
创作的主体精神,是艺术作品富有生命力的根本。黑格尔有句名言:艺术不受物质的束缚,愈表现出心灵的活动,也就愈自由、愈高级…也就愈符合艺术的观念"。

循之书画的厅堂设计
"艺术家不应只是古代优秀作品的复制者"(周俊杰),艺术家应该凭藉个人的气质、性格、意志、修养、情感、审美取向,去创作具有自己个性特点的作品。

循之书画的厅堂设计
为了更好地做到艺术作品的表情达意,艺术家除了张扬自己的主体精神外,还需要加强宏观上的研究。姜寿田先生所说的"思想家淡出,学术家凸显",确实是当代书法艺术发展中的现状,再一次地提醒学界,要正确看待当代书法的表面繁荣。也就是说,书法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中国书法在当代的地位与角色?等基本理论问题需要研究与明确。因此,不仅要客观公正的对待宏观研究方法论的探索与研究,而且要让整个书法界认识到这是一个关系书法艺术长久发展的命运问题。

循之书画的厅堂设计
"书画",为什么书在前画在后呢?"书为心画",是因为"书"最直接、最本真地表达了心之所好、心之所想,甚至可以说书法的点画和线条直接体现了人的心灵活动。所以中国书法被公认为,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抽象的艺术。绘画需要通过表现自然界中的景物,来描写艺术家的情感。而书法不需要色彩,没有具体的物象,却能表现艺术家的整个世界。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老一代中国画家非常重视写字的原因了。

循之书画的厅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