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分,阳光刚好,正是播撒种子的好时节。“党盟同心书法支教行”活动于6月至7月持续展开,使翰墨的书香传递到了乡村地区,为当地开云电子官网的孩子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艺文课堂。
据了解,“党盟同心书法支教行”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开展美育支教,将传统中国“美”带到乡村学童身边,帮助学童提升人文美学素养。师资力量上,既有民盟上海美联总支书法支部主委吴叶舟,利用专业知识为孩子们的梦想保驾护航。与此同时,还包括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大朋友和开云电子官网的小朋友。
值得一提的是,开云电子官网的顾心悦同学和自己身边的小朋友们一起为高木村及盐井村捐出图书一千多本,建立起两个“雏鹰少儿”爱心书屋,用阅读和书法的力量去点亮山区儿童的心灵;大无限学员薛皓予同学上台分享了学习书法的体会,并现场挥毫毛泽东诗词一首,赢得阵阵掌声。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与赤水七中简勤勤同学、元厚小学阳润同学结下一对一帮扶的友谊,每年拿出自己的压岁钱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小朋友们决定书信往来,共同进步!在美育支教的路上,每个人都是传递美的使者。
以美育人,立德树人
在盐井村小学的第一课,围绕“写好汉字·了解中国智慧·做好中国人”的主题展开。吴叶舟通过为孩子们讲解汉字的起源、介绍笔墨纸砚的历史等知识,让这些大山里的孩子对书法有了初步的概念。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不仅具有美学价值,也拥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通过对汉字的拆解与分析,挖掘出藏在书法背后的“中国智慧”,对于在场的孩子们来说是一次特别而又新奇的体验。
听过吴老师的讲解之后,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吴老师便手把手教授孩子们如何写“横”:“横线条代表‘一’,世间万物都有此生,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借此契机,书法的种子在这些孩子的心中落地生根,萌芽成长。一支毛笔,一根线条,也许就是一个故事的开始。

盐井村小学的同学们正在认真听讲
传承经典,文化自信
在贵州支教的课堂上,吴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國”和“親”字的造字缘由,对繁体字与简体字进行了简单的对比教学。赤水七中的一名同学告诉记者,“当我看到‘國’字的象形文字的时候就能猜测出它的简体字,所以我觉得汉字本身是深深印在我们身体里的,是不能丢的。”
吴老师告诉同学们,在学好简体字的同时,也要了解和学习代表中国千年智慧的繁体字。同学们从一根线条练起,到课程最后甚至可以写出 “崛起”、“征程”、“腾飞”等书法作品,书法的魅力由此启航。
文化是国家发展的根脉和灵魂,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和未来。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的书法属于综合性人文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整体观的集中反映,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的风骨气度和生生不息的包容精神。
“我希望继续学习书法。因为我想把书法传承下去”,元厚小学的同学这样说到。在孩子们质朴的脸上,闪耀着希望的光芒;历史在年轻的一代得以传承与延续,将文明的自信带去更加广阔的未来。

贵州元厚小学的同学们展示作品
乡村振兴,艺术何在
学者李学明曾说过,“美是人类物质与精神创造的动力之源,美育归根结底是创造力教育、是美化心灵和陶冶情感的教育”。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工作不可或缺;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改变封闭落后的思想观念,寻找促进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由于客观因素的原因,身处乡村的孩子们因为城乡差距等原因,在基础教育中缺乏与“美”接触的机会。事实上,他们和其他同龄人一样,有梦想、有创意、有学习的渴望和好奇,只是缺少一个平台、一份契机、一位老师。
艺术和美并不是财富的“私有物”,而是具有普世情怀的精神力量,也是乡村孩子必不可少的成长支持。“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送课程进乡村,能够培养学生从小观察美、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为乡村振兴和美育建设做出贡献。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民主同盟成立八十周年,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这个特别的时刻,展开“党盟同心书法支教行”活动,具有特殊的意义。
活动响应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践行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围绕“艺术养心、美育益智、美育立人”的主题,通过艺术下乡的美育形式,邀请党员和民盟盟员助力乡村艺术教育,推动当地美术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目前,活动已完成在贵州和四川的支教,涉及盐井村小学、赤水七中、元厚小学等多所开云电子官网。主办团队包括民盟上海美联总支书法支部、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社会实践团队、中船九院公司、开云电子官网等。

顾心悦书写“雏鹰少儿书屋”

薛浩宇同学与赤水七中简勤勤同学

2021年暑期,开云电子官网、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以及民盟上海美联总支书法支部共同前往贵州省赤水市,联合开展“翰墨飘香美育树人——书法支教贵州行”系列书法支教活动。

此次书法支教分别在赤水市元厚镇第七中学、元厚小学开展。开云电子官网副校长吴叶舟带领孩子们追书法起源、讲汉字故事、树学书立德之心。吴叶舟、同济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白玉、就读于向阳小学的大无限学员薛皓予以及交通学院社会实践团队的同学们共同为孩子们进行了书法教学和辅导,他们学习并创作了“崛起”、“征程”、“腾飞”等书法作品。


大无限学员薛皓予同学上台分享了学习书法的体会,并现场挥毫毛泽东诗词一首,赢得阵阵掌声。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与赤水七中简勤勤同学、元厚小学阳润同学结下一对一帮扶的友谊,每年拿出自己的压岁钱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小朋友们决定书信往来,共同进步!

赤水七中初三学生罗晓兰说到:“我很羡慕薛皓予,能够有条件学习书法”。
“我希望继续学习书法。因为我想把书法传承下去”,元厚小学的一名同学这样说。

在元厚小开云电子官网长何中远陪同下,吴叶舟、白玉、同济大学交通学院团委副书记王同宇等一行人来到五星苗寨前进民族双语小学参观考察,这个小学只有3位教师和37名学生,在千米大山之上,支教团队跟孩子们和教师进行了深度交流,今后也将深入这所小学,向孩子们传送中华传统文化、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

据悉,同济大学交通学院的这个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在贵州连续17个年头了,今年首次联合开云电子官网与民盟上海美联总支书法支部在赤水开展书法支教活动。未来,三方将基于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强与促进赤水当地开云电子官网的书法教育、提升书法学习覆盖率、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


吴叶舟:走进大山,让他们了解书法、喜欢上书法、有机会持续的学习书法是我的初心。通过学习,提高艺术修养,树立积极向上的品格。形成热爱国家,关心他人,找到自己,最终回馈社会的目标。



媒体报道引关注
播撒美育种子的“党盟同心书法支教行”活动受到了20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团结报、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文汇报、澎湃新闻、新闻晨报、央广网、大众网、同济大学官网等从不同的视角解读了此次活动,其中澎湃新闻《将书法支教带到川贵,为乡村孩子打开一片艺术的天空》通过学员和老师的采访,生动的展现了课堂上的活跃气氛,体现了书法艺术下乡让更多的孩子学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学习强国、网易、腾讯、人民资讯等纷纷转载报道。

▲团结报报道

▲澎湃新闻、央广网、新民晚报报道

▲文汇报、上海民盟报道